台灣這十幾年來的教育改革,是一場浩劫。許多政策諸如廣設大學、一綱多本、建構式數學、多元入學等等策略,朝令夕改所引發的問題與爭端,遠比以前的聯考還要錯綜複雜,更慘的是教改革掉的不是那個萬惡升學主義的命,卻是扼殺了這個相對公平公開、符合國情的聯考制度。

 

 

姑且不去討論還未上路的十二年國教,但我們親眼所見的是台灣廿年教改的結果,使得今天的孩子們面對比起二十年前還要沉重的升學壓力。他們沒有因為這些改革而受益,反而成為這些實驗的「消耗品」,從建構式數學到廢考作文再到一綱多本,這些到處「借來」的觀念,讓我們的家長與孩子無所適從,但我們的政府官員依舊樂此不疲,藉著改革的名義無止盡地拆毀過去數十年所留下的基礎,彷彿一場教育界的「文化大革命」。

 

其實英文的教育「education」一詞,是從拉丁文「educo」轉變而來,原意更接近「從他身上引導出什麼」,這和我們孔子因材施教的概念,頗有異曲同工之妙,但目前的台灣教育體系似乎背道而馳。我們在思考的不是引導孩子,啟發他們的潛能,而是希望把孩子訓練成「我們希望的樣子」。身為一個新世代的教育工作者,我卻有一個深切體認,這些年來,當我們的人才競爭力無疑是處在不進則退的態勢。

 

造成我們的競爭力原地踏步的原因其一就是我們的社會對於「成功」有一個主流的價值觀迷失, 就是每一個人都設定自己必須要進明星高中、一流大學,將來變成醫生、教授、科學家等專業人士然後要賺得足夠的財富,過著優越的生活,這才是成功,如此偏狹的社會價值觀才是造成今天升學壓力沉重及教育資源失衡的主因,而遲至今日我們的政府就是天真的以為一直強調「多元」、「免試」等字眼就可以創造出一個對更 友善更無壓的教育環境,來抗衡這個偏頗的成功定義。

 

其二是,大學(University)本來就應該是一道窄門,因為這個區塊算是「高等教育」,其目的與義務教育是不同的,因為國家的競爭力,絕對不是取決於它每年製造出多少個大學生,而是端看它的大學生能不能真正有所貢獻,同時,那其他的「非大學生」難道就沒有競爭力嗎?這些年來不只廣設大學,很多技職院校也不斷升級,只不過升級的是「名稱」而不是教育資源,隨著學生人數的下滑,大學應該會變成「自動門」,更有趣的想法是吸引陸生來台灣就讀這些「不足額錄取」的大學,這無疑是把我們的高等教育變成補習班,甚至成為「新興產業」,這種想法真的讓人啼笑皆非。

 

《周禮•地官•保氏》中有說:「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書、六曰九數」,這是春秋時代對於人才的理想,今天我們還剩多少想像呢?我們無法立即改變社會價值觀或是教育制度,但我們可以選擇不向它們屈服,我們要去定義對「成功」的新層面,所謂的「成功」,就是找到一個自己的方向,透過實踐,挖掘創意,調整靈感,一路上不間斷地修正,直到自己滿意的那一天。

全方位人才培訓營ATC

arrow
arrow

    yo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