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於陳樹菊女士榮登時代雜誌評選為2010年百大影響人物的事跡應該還記憶猶新吧!而緊接著,被譽為「男版陳樹菊」的台中清潔工趙文正,在今年的美國《富比士》雜誌年度亞洲行善英雄榜中,與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以及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一起進榜。

 e68b9ce8a8aae698a5e5a4a91  

前天也在Upaper報紙上看到一則新聞:「11年捐出1848萬元」一位陳先生從90年至今,不間斷提供愛心奬學金給予北市清隊的弱勢家庭,至今共有4605位學子受惠。

 

看到這些報導,特別令人感動的是,他們都是默默為社會付出的小人物

他們以最實際的捐錢方式表現愛,不管自己經濟條件如何,而且善行都是持續地累積。

他們通常都沒有什麼物慾,也都很低調,對名利看得很淡,不太習慣接受媒體採訪。記得那時,樹菊女士還會對著媒體回答:「我清晨三點就要起床準備批發蔬菜販賣,拜託不要再採訪我了,我要睡覺了。」也會說:「這沒什麼好說的,因為我又不是在參加什麼比賽,我沒有真的捐很多啦!」不是擺什麼架子,就是一種樸直坦率。

 

今年68歲的趙文正先生對於能照顧別人覺得是件欣慰的事。他從小然家境貧困,自己有5名子女要養,但從35歲開始,每個月4分之3的所得皆捐給慈善機構。白天兼差當清潔工,下班後再去做資源回收籌善款,他謙稱:「我自己能力也沒有多好,拿一點錢幫助別人一下。」而這一幫就是33年!而捐了1848萬元的陳先生,低調到也不知他是誰、不知其背景。

 

當然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同樣在《富比士》雜誌年度亞洲行善英雄入榜的3位企業家,張榮發先生以基金會的名義每月花1千萬元行善,他也宣布身後要將財產全部捐出。許文龍先生則是把奇美博物館捐給台南市政府,將名琴借給音樂家。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先生決定要捐出8成財產,助貧童就學。

 

這些善行的背後,也許只是出自於一個共同點:「取之社會,用之社會」。趙文正先生說:「不為自己求安樂,只願眾生皆離苦。」20年來捐出逾千萬元的樹菊女士是如此看待金錢的價值,她說:「錢,要給需要的人才有用。」 江蕙有一首被大量傳唱的「落雨聲」裏面有句歌詞:「你若欲友孝世大嘸免等好額」講的雖是及時行孝的觀念,但讓人領悟到珍惜生命最好的方式是立即行動。不管年紀、能力,我們應該也認真思考如何「取之社會,用之社會」。

 

全方位人才培訓營ATC是您學習的好夥伴!

arrow
arrow

    yo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