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專生涯發展協會小編今天要跟大家分享杏林子的文章《付出的本身就是收穫》,相信各位讀者對於杏林子(劉俠)並不陌生吧!小時候一定都跟大專生涯發展協會小編一樣讀過杏林子的作品《生命 生命》,感受到杏林子的人生智慧:痛苦會過去,美會留下來」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杏林子是如何創辦「伊甸殘障福利基金會」的呢?

收穫 

 

創辦「伊甸殘障福利基金會」之初,我曾猶豫掙扎了許久。我深知這份工作的艱辛不易,必須面對的又是一個複雜多變的社會,這和以往的單純寧靜、與世無爭的寫作生活,真有天壤之別。

我能適應新的環境嗎?我能應付新的工作所帶來的壓力和挑戰嗎?我捨得放棄已有的寫作成果嗎?

最重要的,這樣做值得嗎?這是一份既無名也無利的工作,服務的對象都是殘障孩子,要教育他們,訓練他們,輔導他們,工作繁重瑣碎,一時之間也不容易看出績效,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很大的愛心和耐心,很難不讓自己的理想破滅、熱情冷卻。

而我已四十歲了,四十歲才來創業會不會「時不我與」?以我的體能狀況來說,我看得到我努力的成果嗎?如果不能,我辛辛苦苦的又為了什麼?我今日的努力和犧牲豈不都是白費力氣?

去年夏天,文化大學創校二十週年,我才知道張其昀老校長創辦該校時,已經六十餘歲。他很可以留在家裡含飴弄孫,安享餘年。可是他卻辦起學校來,從校址勘察到一木一石規劃興建,無不親力參與,其間的繁瑣複雜又豈是一個小小的「伊甸」可比擬的?以他的高齡,他不怕自己會隨時倒下去嗎?他不怕看不到自己辛辛苦苦創辦的學校成長茁壯嗎?

他當然知道,但他還是做了。

 

(看到這裡大專生涯發展協會小編十分佩服,創業需要勇氣,更需要體力,如果是我有勇氣在中年創業嗎?)

 

我忽然領悟:老校長並不是在為自己創事業,他是在為千萬學子謀幸福,捨己為公,也就無所謂個人的成敗榮辱、利害得失了!

就這樣,我也勇敢地跨出腳步。我知道,重要的是在付出,因為,唯有從付出當中,你才能有所獲得,有所體認。

能夠愛,是一種福氣,是一種智慧。單單為我們有這份力量付出,就讓我們歡歡喜喜地做吧!

 

          最後杏林子不畏艱難的創立了基金會,大專生涯發展協會小編認為這種精神很值得肯定,身體雙全的我們更應該積極得過生活,大專生涯發展協會小編當志工的過程中,也因付出獲得許多,大專生涯發展協會小編希望未來自己可以付出更多。

 

 

 

大專生涯發展協會是您一同學習的好夥伴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oung 的頭像
    young

    全方位人才培訓營ATC--上課評價

    yo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