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青年人才培育學院小編要跟大家推薦一本非常棒的書《異數:超凡與平凡的界線在哪裡》,書中提到許多影響能否「成功(超凡)」的因素,包含出生日期、出生年代、家庭經濟、文化影響、持續不懈的努力等等,可以為一些追求成功但還未成功的年輕朋友解惑喔。讓我們往下看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分享:
《異數》是由知名作家麥爾坎.葛拉威爾所著。作者前2本著作《引爆趨勢》、《決斷2秒間》都極為暢銷,一上市就引發熱烈討論。作者也在2005年獲選《時代》雜誌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
小編先前拜讀過《決斷2秒間》。書中,作者善於提出許多實例來顛覆一般的傳統思考,有一種讓人得以跳脫舊有思考模式的暢快,因此當在博客來網路書店看到此書時,二話不說就下訂單了,讀完之後真覺得物超所值。
作者在第一章就以加拿大曲棍球為例,說明要成為曲棍球員中的佼佼者,除了自身的努力外,還跟自己的「出生月份」有關係。經調查發現,這些傑出的曲棍球員中,有40%的人在1~3月出生,30%在4~6月,20%在7~9月,只有10%的人是在10~12月出生的。
為何會這樣呢?只因為其年齡分級的分界在1月1日。在1月1日與在同年的12月31日出生的小孩都屬於同一個年齡層,但這2人實際上差了整整一歲,就身體成熟度、協調性方面都是1月1日出生的要來得吃香,即使是其他月份出生的,愈早出生就比晚點出生的多了一點優勢,如此更有機會被選進入代表隊,被更好的教練教導,並有更多練習、比賽的機會,實力差距也因此被拉開了。
不止曲棍球如此,很多青少年時期即進行選拔,且有固定某個年齡分級時間的運動都有此狀況,甚至…甚至包含了小編所關心的學校教育:許多父母都有資優生教育的迷思,希望提早讓小孩就學或跳級,但小孩的身理及心理的成熟度都不及同年級的同學,容易被欺負或無法跟上學業進度而產生挫敗感,逃避學習。
即便是一般的學校教育的年齡分級也有此問題。該學年入學生年齡最大的跟最小的也差了將近1歲,而一開始的小差異可能導致後來學習上的大差距。所以作者提出一個方案:「小學和中學可以依學生年齡分班,一到四月的一班,五到八月一班,九到十二月的一班,讓成熟度相當的學生互相學習、競爭。」小編期待看到台灣的中小學能以此方案做為分班標準,提升學生的學習意願及成就感。
接著第二章的主題「一萬個小時的努力」。作者舉了比爾.喬伊、莫札特、披頭四、比爾.蓋茲等人,在成名前都層紮紮實實地做了超過一萬個小時的努力。要成為頂尖人物,一萬個小時是大略的分界點。這章是小編最喜歡的一章,因為「成功」的要素取決於自己「主動」的持續努力,而非外在一些不可控的因素。
此外在本章後面也提及時勢造英雄。生對年代,剛好趕上某種新趨勢的開端,你就比別人多更多的機會比別人站上成功的頂端。書中就提了許多電腦界極頂尖的成功者,其出生年份都跟比爾.蓋茲出生年份相差不超過3年,就是最好的「生對年代」的佐證。不過,小編要提醒大家,千萬別覺得自己生不逢時唷,因為每個年代都有不同的發展趨勢、不同的挑戰,不斷接收新知,找到能發揮天賦、激發熱情、切合社會所需、符合公平正義的工作,也能過精彩、有價值的幸福人生喔!
最後一章「知識力學校」更是讓小編我對教育有了不同的體悟。原來教育除了要多元外,讓學生多做練習也是必要的,其實重點不是練習量會不會太多,而在於如何讓學生願意接受挑戰,如何讓學生樂在學習才是一個教育者要關心的事。就跟職場一樣,有人每天工作超過12小時還能樂此不疲,學生也能早上7點到學校,下午5點離開,並做作業做到晚上10點。讓其感到自己是有學到東西,是不斷地在進步的,看到自己努力後的成績,就能提升了自信心,並更加投入於學習當中。
本書真的是章章精彩,小編無法在這逐一介紹。有興趣的快去買來看看吧,你會對如何成功有不一樣的看見的。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